
现代化蛋鸡科学养殖管理
秋季是养鸡的多事之秋,很多疾病在这个季节易发生。这就要求我们在饲养管理、疾病防治方面做的更细、更好。现将秋季饲养蛋鸡要领介绍如下:
一、日常管理
每天早晚喂料时要观察鸡群的精神、食欲、粪便。对那些精神萎顿、食欲不振,粪便异常者须进一步隔离检查。
二、调整鸡群
将寡产鸡、停产鸡、弱鸡、僵鸡、有严重恶癖的鸡、产蛋时间短的鸡、体重过大过肥或过瘦、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,留下生产性能好、体质健壮、产蛋正常的鸡。
三、增加营养
群鸡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,鸡体已经很疲劳,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,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,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生产。由于这时鸡的神经非常敏感,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料时,必须慢添慢撒,以免鸡的神经受到刺激而换羽停产。春天饲养的蛋鸡立秋以后,即将产蛋。这时新鸡采食的营养,一部分用于产蛋,一部分用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,因此要提高新鸡的产蛋量,也必须供给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,增加人工光照时间,进行人工催产。
四、注意温度
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,鸡舍内的小气侯变化幅度不要太大,减少日夜温差。对于舍外放养的肉鸡白天温度过高时,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,晚上气温低时,赶鸡入舍。
五、补充光照
蛋鸡在自然光少于12小时,尤其在9月下旬后,需增加人工光照至14小时,分早晚二次补充,较为方便。
六、控制密度,合理分群
根据日龄、饲养和通风条件等,一般地面散养的适宜密度为1~20日龄每平方米25~30只,21~40日龄每平方米15~20只。
七、防疫驱虫
秋季气候条件适宜病菌活动和繁殖,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,这时应进行一次防疫注射,并驱除体内寄生虫(特别是蛔虫和绦虫)。按每公斤鸡体重用0.4~0.5克四咪唑混合于饲料中喂鸡;或每只鸡用南瓜籽15克、大白15克炒黄研细,一次喂服。
八、防止感冒
入秋后天气转凉,特别是早晚气温变化较大,鸡容易感冒。鸡病的预防首先是防感冒,鸡患感冒就会降低抵抗力,很容易并发其他传染病,所以鸡放入运动场时不宜过早。鸡痘多发生在开产时的晚秋,多感染于当年的幼鸡,避免此病应搞好预防,重点是防蚊、防潮湿等。
相关推荐:为啥你养鸡不赚钱看看是否因为这几点?、果园养鸡的五大好处
- 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
-